DroidKaigi 2019 現場

活動連結

日本 Android 開發者的每年一度盛會!
今年的參加人數規模己接近千人左右,今年開始還有一部份的 Session 提供英日的雙向通譯。

參加費用的部份

  • 早鳥票: ¥10000
  • 一般入場: ¥15000

建議要注意開賣的時間,早鳥票很快就會賣完,一般票也是半天就會完售的程度。
這次沒搶到早鳥,但還好公司有提供參加費的補助。
同事表示看來 Android 越來越有要超過iOS的跡象。
但真的不幸沒有買到的話也沒有關係。
所有的 Session 都會有工作人員架器材錄影,之後可以在 Youtube 上觀看。

參加的 Session 與心得

  1. マルチモジュールなプロジェクトでテストはどう変わる?

    有提到 PIT 這個工具可以做 Mutation Testing 。

  2. マルチモジュールプロジェクトでの Dagger2 を用いた Dependency Injection

    利用 DI 將圖像讀取、http client 等第三方 lib 分離來抽象化,方便之後需要替換的情況。
    使用 Dagger-Android 減少 Fragment 跟 Activity 在 Inject 時需要注入細節的情況。

  3. Espresso のテストを Android の最新トレンドに対応させよう

    蠻建議實際練習一次裡面 PageObject 的實作過程,在做 UI 測試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投影片範例
    但前提條件是需要先將其它背景處理的部份先 mock 好

  4. ぼくのかんがえた最強の Usecase の作り方~あるいはビジネスロジックとはなにかという1つの回答~

    如果在切程式碼的時候,有什麼才算是業務邏輯?這樣疑惑的人可以聽看看。

  5. The good and bad of modern app architecture

    在導入技術時,應該也要同時考慮到未來新進人員 Onboarding 時的成本。
    而不僅僅是減少目前的開發成本而己。

  6. 中規模以上のアプリ開発における CI レシピとリリースフロー戦略

    投影片
    推薦給沒用過 Jenkins 等 CI tool 或是剛開始學習 git-flow 的人。
    相對來說比較偏向入門的 Session。

  7. Guide to app architecture を踏まえた既存アプリの設計改良

    在有技術債時,重點應放在要如何增加維護性來決定改善方向。
    投影片和2018年的資料
    但多的是想要全部打掉重練,結果把資源全部投入無底坑的例子。

  8. 実践 Lottie

    投影片
    基本上對Designer來說負擔比較大,需要對AE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從0開始做一個畫面大概會花到4天,習慣的話1天左右)
    需注意有一些濾鏡、效果是沒有支援的。(有平台差異)
    也不太適合需要與使用者互動的動畫,像是依照手勢移動的動畫。
    另外把動畫的 json 檔放在 Server 端下載的話還可以做像是 A/B test 的事情。

  9. ハマった時に役立つ通信系デバッグの話

    投影片
    Android Studio 中的 Network Profiler (一直以來都是用Postman在確認
    Proxy 可以用來限制網路通信量,但基本上還是用模擬器比較方便。

  10. Androidにおけるパフォーマンスチューニング実践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protocol-buffers/
    https://github.com/google/battery-historian

  11. デザイナーとエンジニアの距離をより近づける Lottie 利用術

    https://lottiefiles.com/
    https://github.com/willowtreeapps/Hyperion-Android

通譯

剛好有聽到一場 英→日 的 Session ,
說實在只能佩服專業人員,整體來說與講者只有2秒左右的延遲,連做舉手調查也沒有什麼問題的程度。
不過收音的部份是用同一台機器的關係,會變成二種語言同時播放,
如果能聽懂大部份的話,個人比較建議不要依靠通譯會比較好。


另外大約在一月左右會在 Github 上開 Android 的 Repo
如果有想要做為貢獻者被放在大會開場的投影片上可以去發 PR 。
附上今年的 App 連結 Android版 iOS版
*功能上略有差異,像是只有 Android 版有提供 Session 的回饋問卷

活動照片

當天很早就到現場,等待開場時間。


入場券,可以存到iPhone的Wallet,
有一部份的機器是用前鏡頭掃QRCode,建議挑後鏡頭的,對焦比較方便一點。


今年的名牌上有Github的個人圖片啦~
拿到的提袋是橫式的,相對來說還蠻容易放MacbookPro進去的。

活動開場前。

現場也有提供一些輕食。

贊助公司提供的便當(圖1) 贊助公司提供的便當(圖2) 現沖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