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Wantedly日本面試之旅(2)

個人背景與目標請看上篇
Android Wantedly日本面試之旅(1)

株式会社FiNC

是健康照顧產業類型的公司,
不知道為什麼日本這方面特別重視,
其實台灣也快到超老年社會的程度了,
但相對來說就沒有這麼的活躍。

面試官是小自己二歲工程師,
目前Android Team大概四人左右的編制。
公司整體來說外國人也不少,
不過工作環境感覺上比較沉悶一點…
這間跟之前面試的差不多,
在日本幾乎大一點的公司都有在跑敏捷開發走scrum的流程,
算是個人比較訝異的事。

因為之前有面試者只會英文,
在一開始會問比較喜歡用日文還是英文來聊。
在介紹社內服務的時候,
會播他們公司對未來願景生活的影片,
邊聊邊提問。

但看影片這段時間一直在內心碎念XD,
光聽日文就很吃力了還邊看影片邊聊XD
而且影片主角還是歐美國家人士,
影片那種投影式鍵盤會好用嗎?
冰箱推薦早餐加上自動調理、還會做進銷存?
自己總結出不愧是願景影片的結論。

整體面試其實花比較多時間在介紹、提問的部份,
問題都還蠻一般的,
像是為什麼來日本、這次轉職的目標等等的,
比較特別的是會問有沒有吸煙的習慣,
因為這間公司業務關係所以是全社禁煙的。

提問到最後就知道自己進不了這間公司,
除了對這個產業不是很有興趣以外,
溝通上交流也有感覺到障礙,
只有禁煙這點覺得很棒,
不曉得有吸煙習慣的應徵者會怎樣就是了。

結果:十二天後拿到感謝信。

株式会社Ymix

面試到目前最新創的一間,
公司就只有一位創辦人,
說是找工程師當員工,
還比較像是找能寫程式的合作夥伴。
當天還跟另一位日本工程師一起面談。

面談地點是創辦人在大學生創業工作室擔任志工的地方,
自己提到本身其實有想要做的事很多,
最近希望可以做SNS貓咪類型的遊戲,
然後開投影片介紹想做的事…
大概前十分鐘聽到這裡就覺得自己不適合了XD

主要是對商業模式不認同加上自己的專業不符,
而且說實在我也不覺得這個是可以拿到就勞簽證的職位,
但後面還是有對創業這個方向聊了不少。

像是他本身是從樂天辭職的原因,
還有之前實際做過的網站。
在收集點子很多這點還蠻佩服的。
截至寫這篇文章的時候,
自己真的有想做的東西只有一個。

能想100點子,
一年挑10個有趣、可行性高的去執行,
一年後挑最有發展性的去擴展。

這樣子的創業方式個人還蠻認同的,
花許多時間培養單一的服務,
失敗相對來說對心態的打擊也會來的巨大,
如果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在的時候是一個不妨可以參考的方式。

結果:對方希望一周內給予回應,以個人專業不符主動拒絕。

dely株式会社

做食譜動畫的服務,
特點是一分鐘使用動畫讓你了解實際料理的製作方法,
有在看twitter的應該也有看過類似的gif圖。
這間有很多點符合自己對新創的期待,
如果當下有發ofter就會直接去的程度。

比較特別的是目前員工的組成,
員工有三十幾個人,
面試當時工程師部份只有一個。
因為網站內容的產出部份都是靠公司自行提供,
所以廚師、攝影、剪輯的加一加就佔掉大半份了。

為了進這間公司,
在面試後自己有多花時間寫了一篇自我pr的信過去,
想說看能不能再多表現自己的企圖心XD

但果然因為有溝通成本的考量,
再加上希望現在找進來的人,
可以負責起以後帶Team的任務,
所以就拿到感謝信一張了。

這是自己第一次因為日文不夠好而感覺到扼腕的公司。

結果:感謝信

ookami株式会社

第一次面試是跟創辦人,
做的是運動Live的App,
希望可以結合運動直播、新聞匯整至買票服務,
一連貫的使用體驗,
個人認為有它的利基在,
但以台灣的運動風氣來說這類型的服務應該推不起來……

目前Android的版本是外包的,
使用起來效能不是很好,
也跟現在iOS的功能有一段差距,
所以最近決定要拿回來自己推。

因為創辦人本身有海外經驗,
談起來感覺上比較開放一點,
Art的部份也是顧用國外的設計師出圖,
能說英文的話比較加分。

會聊一些來日本的感想之類的事,
其實整體上算蠻輕鬆的。
確定有意願後就約了第二次的技術面談。

二面是跟技術負責人
主要處理Server端跟iOS部份,
有點後悔這次自己沒有帶電腦跟Android裝置,
有些東西比起解釋,
還不如直接拿現品來看還比較清楚明瞭。

但這次面談學到的事還蠻多的。
有談到日本工程師常用的社群,
跟startup一些方便使用的CI跟工具,
算收獲不少。

這次雖然是在Wantedly上投的履歷,
但創辦人似乎覺得它訊息的部份不是很好用,
要求改用Line來連絡。
但之後就這樣等了一個星期左右,
心理就有譜不會上了XD

最後收到創辦人回應他雖然個人有意願,
但以公司整體來說沒有辦法讓我加入,
(感覺上是場面話,日本這方面很難掌握。)
希望可以再保持連絡。

結果:感謝信


經過這麼多家面試洗臉後,
得到的感想是,
專業以外日文、英文其中之一要溝通無礙,
才比較有機會進入己經有體制公司。

另外如果能上的話,
通常第一次聊就差不多定生死了,
當然跟HR的話例外,
談得很愉快也不代表什麼,
不得不說這方面日本給應徵者是比較好的體驗。

以上待續